發表文章

你所不了解的這一代--成年初顯期

成年初顯期是什麼? Arnett 於2000年首次提出成年初顯期(emerging adulthood),用以說明美國18-25歲上下,已經不是青少年,又未達到成人的階段。 台灣情況 請注意喔,18-25歲上下比較適合歐美,台灣因為子女與家庭關係較緊密,且初婚年齡延長至30歲,以及大學高中化,所以我認為, 台灣的成年初顯期,更適合延長至29歲 。 Emma私心覺得還有可能超過30歲,,,, 成年初顯期的特色 認同探索、不穩定 這段期間,青年會思考關於感情、工作,找出自己的喜好,並透過嘗試去驗證。這是段探索而後建基期,透過探索、嘗試、確認自己的喜好,而後才能大量投入。 Emma暴力舉例版: 假設你從不知道自己喜歡吃什麼,你有一種feel,覺得自己會喜歡麻辣鍋(科技業),然後你去吃看看,結果發現辣得要人命(操得要命),決定不是你要的。隔天,你看電視覺得法式料理不錯(工作B),你就去試看看,結果發現花很多錢,但餓個半死(薪水低)。所以,過陣子你又換餐廳。你很難第一家餐廳就發現是你的珍愛,然後決定這輩子都吃它。 也因此這是段不穩定的變動期,展現在美國青年,便是經常更換主修、就讀研究所,教育時間延長,以及經常變換住所。 成年初顯期,有點像比沾醬油再多一些,為了找到自己願意長期投入的工作、感情對象等等,而大量嘗試。這段期間也很珍貴,因為唯有經過真實的了解,才由對工作世界的想像,落實到真實世界。 Emma鼓勵版: 很多人,會有種「我一定要找到最適合我的工作,這樣我從此才能幸福。」或「我必須很早確定我未來生涯的方向,如此才能在專業上好好累積,不會浪費。」但其實,這些都是迷思。 現代一份工作做一生的已經是少數,資訊社會快速變動下,反而更需要領域人才。 講N次都不為過,變動是常態,專業能力外,更需要培養的是內在心理能力。 否則變動與不安定,往往會讓人焦慮的要死,而無法將之視為充滿機會與境遇的環境。 所以,讓各位好好練習起,要培養什麼內在能力,以因應這個世界,我們留到很後面講,這樣大家可以練習與自己不確定感共處。 回到成年初顯期 國外形容,這是一段人生中能最自由探索的階段,因為脫離青少年被父母管控,以及還未進入成年人,還不需要負擔養家活口等各種壓力。 但台灣青年的探索期,反而是延後或拉長,這來自於教育時間延長現

為什麼,現代有這麼多生涯迷惘?

圖片
父母、長輩可能會說:「哪有那麼多好迷惘的,畢業就工作,不然沒飯吃,哪像你們現在這麼幸福,還有時間想說什麼興趣。」 . 很多年輕人會因此覺得壓力,會覺得上一代做什麼都容易成功,而我們要面臨低薪、失業困擾。 . 兩代間有很多衝突,長輩說年輕人草莓,年輕人說長輩把所有好處都佔了。 . 其實不能說誰對誰錯,只是生活的 環境不同 ,看事情的 角度自然不同 。 . 上一代的背景環境, 需要他們很快就業, 擔負責任, 養活自己與家人。 這一代, 出生時的物質相對好些, 網路崛起,帶來豐富資訊與機會, 但也面臨經濟下滑。 . 上一代, 很快地進入社會打滾, 工作中的實戰, 使他們帶傷,但也耐挫。 這一代, 就學時間延長,花更多時間在學習書本, 卻少了很多自己做決定、親身嘗試,並面對後果的經驗。 因而對於工作的世界,很多停留在想像中。 媒體鼓勵要做自己,但很遺憾的是, 很多這一代,反而是最不清楚自己的人。 . 這一代更多的是被給予, 我們的教育,就是個不斷被給予標準答案的過程。 . 填滿的生活,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周末上才藝班。 少了沉澱與思考的過程。 . 大家可以想想,這樣的背景環境下,會發展出什麼樣的群體? 我們可以這樣想, 這一代不會一畢業不工作就馬上餓死, 所以有了空間可以探索與思考自己要什麼。 而這些探索,本來應該在更年輕時完成的, 但因為一直專注於學業, 所以延後到畢業前後與進入職場那幾年。 直到實際接觸工作世界, 自己以為的興趣與喜好, 才開始正式遭受碰撞與驗證。 . 如果你的家境讓你必須畢業立刻工作, 那幸與不幸的是, 你的迷惘也會比較少, 因為你沒有時間與空間去思考, 而必須立刻求生存。 如果你很早就需要出來社會打滾, 那你也會比較知道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 . 此外,隨著這時代資訊的大量與豐沛.....(我更認同"氾濫") 資訊遠超過個人的處理與消化的分量, 迷惘,其實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再說一次,迷惘在這個時代,將會是很平常的,特別是剛面對社會時... . 而這樣

寫於Jill Freedman & Gene Combs 敘事治療五日工作坊後

圖片
多少人,握有知識,也握著控制感。 安全的站在知識之後,  我不知道我看到的是生硬的課本,  或是血肉之軀。 然而,人又是多麼微妙,  放下一切,無所依憑的接近。  在霧中摸索,在模糊處待著,  以為會開出什麼花朵,  卻長出一塊石頭,  但這多麼美,  多麼自由,  多麼尊重。 一切成為可能。 多麼深深被放在心裡,  看在眼裡。 你們有深厚的知識與經驗,  卻願意放下專家的身分,  以一個人的角度與我交流。 我會記得,  這些美好的片刻。 我才明白謙卑的意思,  不是將自己看得很小,  而是多麼巨大的自信,  而能夠包容所有不一樣的聲音。  好奇的,將自己的觀念放到一旁,  好好讓眼前的人發聲。 無知,  或許才是最深的知。 0407  ------------------- 我走上台當受訪者,  這也許是我這輩子唯一一次能同時體驗Gene與Jill的訪談。 體驗之美好, 無法訴諸文字, 唯有親身經歷, 方能體會。 -------------------

生活的奢侈一

圖片
浴室一隅 什麼是奢侈?奢侈不再是積累各種物品,而是表現在能夠自由支配時間,迴避他人、塞車和擁擠上。獨處,斷絕聯繫,拔掉所有插頭,回歸現實,體驗生活,重返自我,返璞歸真,自我設計……奢侈本身是對服務,度假地,治療,教育,烹飪和娛樂的選擇。   《二十一世紀詞典》 最近幾位朋友拜訪我的家,看我東西數量之少,面露驚恐。 「妳有什麼毛病嗎?妳書也太少了吧。」 「用不上的就二手賣掉。其他,圖書館借就可以了。真的很愛很愛再去買二手。圖書館借,還可以強迫自己看得快一點,因為馬上又要還回去。」 我心想,妳們也不想想妳們買了多少書,真的有看嗎?還是只是放在書架上堆灰塵。 我不喜歡家裡有用不上的東西,理想的生活是精簡。 「妳的保養品就這些?」A用力拉開我所有抽屜,試圖尋找出物品藏匿的處所。 看著她的力道,我心驚膽戰。腦中快速估量抽屜會不會被拉壞,我會不會被房東追殺,邊想著下次還是別邀請她來。 「現在算多了,以前就只有化妝水與乳液。」 「連抽屜都這麼空!」A大叫! 除了抽屜,我開始擔心我的耳膜… 為什麼,我們需要擁有這麼多東西?現在的我,已無法體會。 2013我開始貫徹<<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斷捨離200多件衣服,100多本書後,我逐步走向減法生活。 東西少、慾望少,時間就多了。 生活單純化,能更專注在自己喜歡的事物上。 不單物品,也包含生活與時間。 我其實是個很內向的人,雖說每次這樣講都被吐槽。但我確實需要很多時間去消化我接觸的資訊。有時,不想與太多人接觸。想靜靜的在房間待著。也許聽音樂,也許寫東西,也或許短短的讀幾行字。 深刻認同吳爾芙「女人若要寫作,一定要有錢與自己的房間。」 但在手機與多媒體的滲透下,我們有多少屬於自己的時間與空間? 專注當下,對現代人來說,已成奢侈。 擁有很多的物品,生活忙碌,就等於幸福、充實嗎? 大學時期,我很愛買書,相較其他購物,買書是最沒有罪惡感的。當時想的是,我若擁有這本書,好好閱讀後,我可以更走向我覺得理想中的我。 然而豐腴的是理想,骨感的是現實。 現實是,書架日日哀嚎身上的重量。而主人徒添眼中的壓力。 書,依舊是書;我,依舊是我。 書與我毫無連結。 我買的是,瞬間的期待,短暫的喜悅。更多的是自我安慰。 擁

【諮商與信念】看見陰影,看見光

圖片
相信, 足夠的相信,  相信自己,相信成員。 張開手臂,迎接那未知,  迎接所有挑戰、變動,  當然,也包含那無限可能。  是的, 我深信,凡有陰影處必有光。  即便在重重重石下,  我依舊看見那發芽的種子。  我心疼你,  同時也信任你。  懷抱這信念,  於是,  我看見陰影,看見光。 ---------------- 工作坊後心得

【諮商與生活】尊重,尊重自己的當下,尊重面前的那個人

圖片
周深與郭沁的<<大魚>> 依舊是這首歌,幾乎變成每天回家必聽。 在每日面對四位客人的日子,紓壓與放鬆變得非常必要。 很多人評論郭沁缺乏情感, 我看到的卻是, 這個17歲女孩如此沉穩得體。 她的音樂與人的感覺是共融的, 清新且乾淨, 她不美, 但很有味道。 17歲的女孩該有怎樣的情感? 如何用成人繁雜、糾結、五光十色的世界要求她? 她這樣,就非常好了。 我喜歡的就是這個17歲恰如其分的她, 有著自己的風味, 享受她的音樂, 還沒有被世界沾染過多。 有時,我們會被周圍的聲音影響著, 甚至開始質疑自己, 年輕時,質疑自己幼稚,思想不夠成熟。 年長時,質疑自己不夠赤子之心,介意眼角的皺紋,擔心風華已逝。 但往往因此錯過,真正屬於自己的時刻。 年輕,就享受能犯錯的時刻。享受活力四射,享受盡情的衝撞與冒險。享受自己的熱情,面對事物的好奇、興奮與緊張。 年長,就享受歲月帶來的經驗與智慧。也許活力不如年輕,但多了些許沉穩與灑脫。 我們需要尊重與肯定自己的當下。 沉穩與缺乏情感,往往一體兩面。 同理與沉溺,也在一線之間。 記得應該是4-5年前,剛開始接案時,有督導評價我不夠溫暖與同理。 沒辦法...我的臉與態度向來就長的就很冷靜, 但那時非常打擊,覺得自己不是個好的助人者。 很努力的研究完形,壓下自己受傷的情緒,努力去學習與接觸所有我覺得最同理的知識。 但,同理從來不是靠書籍,不是學會那些言詞,而是心有沒感覺到。 要能同理與感知他人,往往得從感知自己開始。 而感知自己,得從尊重自己的情緒開始。 同理不是言詞,而是種感知。 如今的我,外在冷靜依舊。 而我欣賞我的冷靜平穩安定, 當感知到對方的情緒,有時選擇同理,有時選擇擺在心中。 我不再為了覺得應該要同理而同理,不在需要那公式(簡述語意+情緒反應)。 我講出我感覺到的,有時是個畫面,有時是身體的感受,有時是隱喻,有時我會用我陳述。 讓自己處於客人的處境,用身與心去感覺,那,是什麼感受。 我不曾被客人抱怨過不同理。 相反的,很多客人覺得很安心,覺得在這邊什麼都可以講,講什麼我都很穩,都能承接。 他們欣賞我的冷靜與安定。 更多時候,很多高關懷的客人,我看到他眼眶已經泛淚,我選擇不點出。 我感受到他的感

世上沒有後悔藥,每個選擇都是最好的選擇

每個選擇都有得有失, 最痛苦的不是選擇, 而是猶豫不決,永遠都想著沒選的那個。 於是乎,無法享受、接受、活在自己當下的生活。 我們無法知道選擇後的路途是什麼, 康莊大道、荊棘遍地都可能。 但就走吧,選擇了,就走吧。 世上沒有時光倒流機與後悔藥。 我向來相信,我所做的重大決定,就是當下我智識能力經驗下所能做的最好決定。 即便重來一次,我也會做一樣的選擇。 那麼,這決定就是命中註定會發生的, 而它,就是我最好的選擇。 我深信,人如果夠喜歡現在的自己,就會接受過去的經驗。 因為沒有走過那些,少了任何一絲一毫,也許,現在的你我就會是不同的樣貌。 我喜歡現在的自己,所以我也愛屋及烏,連帶喜歡起過去的高峰與低谷。 因為它們,是我成為我自己。 PS 素說的文寫得真好,好到讓我也想看看這部片。